当前位置 : 首页 >>浙商风采

陈士良:行纤维之事 利国计民生

发布日期:2022-10-13 09:0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嘉兴市工商联 2022-10-11

  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是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领域。

  陈士良是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是嘉兴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其掌舵的桐昆集团是市工商联的副会长单位。

  陈士良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纺织企业家、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浙江省改革开放30年“创业创新突出贡献”优秀企业家、浙江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等荣誉称号。

  “行纤维之事,利国计民生”。这是陈士良对自己的定位,也是对桐昆集团的定位。陈士良带领着他的团队,将一家濒临倒闭的乡镇化纤厂,发展为世界“化纤航母”。

  

  取经整顿管理 实现扭亏为盈

  

  1981年,陈士良经过考试进入桐乡第一家专业生产化纤长丝的乡镇企业——桐乡县化学纤维厂工作。1986年,他被抽调前往筹建化纤厂三期工程,即凤鸣化纤厂。

  1991年初,时任桐乡凤鸣化纤厂副厂长的陈士良刚刚走下从美国考察回国的飞机,就接到了一纸调令,要他出任桐乡化纤厂厂长。当时的凤鸣化纤如日中天,已是一家省内外的知名企业,而作为桐昆集团前身的桐乡化纤厂的境况则是内忧外患,资不抵债,企业当时的产量和效益在浙江省化纤行业排名都是倒数第一。

  面对困境,陈士良上任后立即着手整顿内部管理,第一个月就使产量增加四成,获利五万。随后,企业又投产了一条200吨的SKV101丙纶纺丝机生产线,两个月即收回全部成本。

  1992年,陈士良前往江苏昆山,向苏三山集团赊购了一条年产1000吨KP431涤纶纺丝机,并与江苏常熟化纤设备厂达成协议,将其研制的两条年产2000吨的SKV102涤纶纺丝机以试生产合作形式在桐乡化纤厂试用。

  1993年,桐乡化纤厂实现产值6500万元,利税1000万元。这以后,企业更名为桐昆集团,陈士良任董事长。

  

  打造行业龙头  勇攀技术巅峰

  

  2000年,建设化纤工业城。2008年,建设年产40万吨世界单线产能最大的“一头两尾”熔体直纺项目。2009年,启动嘉兴石化年产80万吨PTA项目,形成上通PTA、下达长丝生产的一体化产业体系。2011年,桐昆股份上市(股票代码:601233),成为嘉兴市股改以来第一家主板上市企业。

  经过多年发展,桐昆集团已形成PTA、聚酯、纺丝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链格局,全面建成无人工厂、黑灯车间,具备六大系列1000多个涤纶长丝产品生产能力,被业界称为中国涤纶长丝行业的“沃尔玛”。

  2002年起,集团连续名列中国企业500强,并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荣誉称号。

  目前,桐昆集团拥有总资产超1000亿元,下辖3个直属厂区和80多家控股企业,员工超3.3万人,并参股浙石化,进军石油炼化行业,具备1000万吨原油加工权益量、420万吨PTA、900万吨聚合以及950万吨涤纶长丝年生产加工能力,涤纶长丝产能产量居全球之首。

  作为行业龙头的桐昆,仍然在新装备、新工艺、新产品的有力支撑和推动下,通过一次又一次科技创新,勇攀行业技术巅峰。近年来,桐昆先后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以及省内首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究院,并通过这些平台开展了大量的科技创新工作。

  目前,由桐昆牵头或参与起草的国际、国家、行业、团体标准118项,主持工信部“2016年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1项和“2018年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1项,承担或参与十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3项,参与“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1项,承担了9项国家火炬计划,累计授权专利超过1000项,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产品600余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37项。

  

  践行社会责任  倾情奉献公益

  

  陈士良在推动桐昆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为社会尽情奉献着光和热。企业不但直接解决了上万人的就业问题,每年为国家创造上百亿元的利税,更为推动中国化纤产业的发展倾尽全力,为振兴民族工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与此同时,桐昆亦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公益慈善活动,为所有需要关爱和帮助的人送上一片温暖,多年来,企业在结对帮扶、村企共建、慈善捐助等方面投入资金超2亿元,并积极认捐慈善机构冠名基金、支持文体事业、参与“五水共治”等,先后获得嘉兴市慈善奖、浙江慈善奖机构奖、浙江慈善奖机构捐赠奖等荣誉。

  在发展的道路上,桐昆始终肩负“行纤维之事 利国计民生”的崇高使命,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文明桐乡的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