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区建成台州市首个民营企业法治教育基地
——黄岩区工商联扎实推进“清廉+基地”建设

(上报时间:2024-7-11)

发布日期:2024-07-12 11:3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黄岩区工商联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黄岩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以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政商关系为主线,以民营企业法治教育、清廉风险防范为目标,以“清廉+基地”为抓手,整合行业园区、民企、国企、社会组织、纪检资源、检察资源等多元主体,在黄岩智能模具小镇建立全市首个民营企业法治教育基地,打造“行业小镇、清廉园区、法治基地”典范样板,营造清廉合规经营生态圈。

  

  一、全域廉动谱清风,“服务+监督”立体化

  

  一是政企联动建体系。组建小镇亲清共建责任体系,明确区纪委、区工商联、法院、检察院、智能模具小镇等廉盟单位工作职责,建立“红模方”+“廉模方”+法治教育基地。基地通过搭建驻企服务日、政企恳谈会等服务平台,推动职能部门积极协调解决企业提出的具体诉求;建立便捷、透明、亲和的涉企服务“清风窗口”,为园内企业提供 532 项政务服务事项和 18 项一件事办理服务;开发黄岩模具(塑料)产业大脑,贯通塑模数据链体系,服务用户 1.3 万余人,促进行业上下游产业关系“亲”中守“清”。设立廉情监察站,将 137 家企业全部纳入廉情观测范围,制定公职人员和民营企业家“双十清单”,开展点题监督专项行动,督促解决企业“急难愁盼”事项。

  二是廉盟共建促合规。协同推进“千所联千会”和“共享法庭”调解服务,为企业提供免费法律咨询,解决企业涉诉案件鉴定难、调解难等问题,推动企业合规经营,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浙商证券、农商银行与区模具协会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向优质清廉企业和清廉商会提供100亿元“清廉贷”专项基金,目前已授信约 35 亿元。设立反腐联盟污点员工信息库,制定黄岩模具行业行规行约,签订黄岩模具行业人才自律倡议书、上下游产业链清廉共建协议书,通过教育共办、制度共建、监督共享等模式,实现全链互相监督、共同履约,杜绝模具企业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首创企业财产保全信用评估机制,区工商联综合经科、税务、自规、电力、人民银行等部门的评价结果,确定资信优良的清廉民企,区人民法院实施财产不予保全。

  三是清风集群强廉音。首创清廉民企建设“三四六” 原则,培育“廉洁诚信、遵纪守法、合规经营”核心理念,推出正面事迹 15 个,身边反面典型 3 个。创建清廉民企品牌 40 个,其中公元塑业集团有限公司获评浙江省委通报表彰第一批全省清廉建设成绩突出单位,精诚时代集团获评浙江省清廉民营企业建设示范单位,标力建设集团等16家单位获评台州市工商联系统清廉民企示范企业。建设廉洁文化阵地,打造示范型廉洁文化阵地 13 个,举办各类廉洁培训 300 余场次,参与者达到 2 万余人次。

  

  二、法治培训提素养,“线上+线下”一体化

  

  一是打造“一条链”法治体检。在合同法律、用工、知识产权、税务财务、安全事故风险等五个方面多角度评估企业经营风险,量身定制“企业体检档案”,对“体检”中发现的问题归档、反馈并形成法律风险提示函发送给企业主,全力挽救“带病企业”,通过检察建议实现“司法康复”,助力民营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疏导法律漏洞、化解法律困难,目前,已对125家企业开展“法治体检”, 发现各类隐性法律问题320个,制送“法律风险提示函”“法律风险防范策略”125份。

  二是提供“一站式”模法服务。在小镇搭建“模法服务”数字应用场景,设置合同模板、法务咨询、调解诉讼、线索移送等模块,实现个案治理—类案监督—社会治理全链条、全流程闭环运作。模塑企业合同纠纷“零次跑”,覆盖辖区模塑企业1800余家。该平台至今访问人数达9.2万人次,提供线上服务750余次,成功解决问题53人次,收集检察意见60余条,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近千万元。王浩省长实地调研并给予充分肯定。

  三是组建“一体化”纾困团队。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第三方监督评估组织协同组建多元化讲师队伍,形成“法治基地”核心师资队伍。制作覆盖从企业注册、治理、融投资、合同管理、刑事合规整改等20多个关键环节的公益法治科普讲座,供企业公开“点菜下单”;法治教育基地面向辖区企业定期举办“企航永宁 共护营商”专题护企讲座、合规教育。目前,已吸引200多名民营企业家、个体工商户以及企业管理人员参加。

  

  三、警示警戒划红线,“案例+听证”规范化

  

  一是公开听证。在基地开展典型突出案件的公开听证、公开宣告等活动,用真实、生动的实际案例落实法治宣传教育,贴近群众及时化解“法结”“心结”,取得群众一致好评。目前已在小镇内开展公开听证4次,辐射120余人次。

  二是以案释法。对2019–2023年民企高发犯罪案件概括总结,从法律法规政策、罪名释义、立案标准、案例分析等九个方面进行展示,通过专业的视角、鲜活的案件“以案释法”为民营企业科普与其相关度较高的法律基础知识,降低法律风险。

  三是合规整改。归集工商联、市监局等部门提供的企业信息,包括就业、经济等贡献度,检察机关审查后,对符合合规整改条件的涉案企业开展评估,并一企一策制定合规整改方案,引导涉案企业在基地内完成课件培训、第三方风险点指引、整改资料审查、整改结果评估等全套流程,进行精准有效的合规整改后,检察机关采取相对不起诉处理,真正做到整改有感、整改有效、整改有益。

  四是全程防控。深入贯彻新时代“枫桥”经验,区检察院联合区工商联聚焦基层涉企矛盾多发的产业集群区,在模具小镇设立专门的办公场所,发挥紧密贴近法治教育基地的地理优势将日常办案与法治教育基地高度融合,日常加强对辖区内企业进行走访、调研,积极问需于企,加强辖区企业法治合规日常监测,推进企业合规从“事后整改”到“全程防控”转变。运用“五感工作法”以打造“案件办理有感、社会治理有感、人民群众有感、大局服务有感、队伍建设有感”的“枫桥式检察室”为目标,构建“案例转化教材”的创新实践黄岩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