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在全省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推进会暨缩小“三大差距”动员部署会上强调
以“千万工程”为牵引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缩小“三大差距” 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

刘捷主持 廉毅敏出席

发布日期:2025-01-02 08:3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浙江日报

  全省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推进会暨缩小“三大差距”动员部署会30日下午在杭州召开,省委书记王浩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实践行“八八战略”,紧紧扭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核心任务,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和做法,坚持以县域为重要单元,聚焦山区海岛县、聚焦农村农民,深入实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万工程”、公共服务“七优享”等工程,一体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精准施策、久久为功,促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加快缩小“三大差距”,努力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省域范例。

  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刘捷主持,省政协主席廉毅敏,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省长出席。

  王浩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高度重视缩小“三大差距”、推动共同富裕,把“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等纳入“八八战略”,亲自擘画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等重大使命,明确要求浙江“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新征程上,我们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积极探索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的现实路径,聚焦重点突破难点,精准谋划对策举措,不断打开高质量发展新空间,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省人民,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王浩强调,要准确把握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的理念思路、战略目标和路径方法。理念思路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和做法,促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推动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战略目标是全面完成中央关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目标任务,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路径方法是围绕富民统筹推进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坚持创新共同富裕体制机制、以县域为重要单元、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精准施策久久为功、创新创业勤劳致富“五大原则”,强化城乡融合体制机制改革、扩中提低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等“三方面改革支撑”。

  王浩强调,要抓住重点、整体推进,努力在缩小“三大差距”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着力完善省域协调发展战略布局,强化都市圈辐射带动和产业带支撑带动作用,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更好推动山区海岛县加快发展、增强内生发展动能,在促进省域协同发展联动发展上取得新突破;着力提升县城和中心镇承载能力,因地制宜加强县城建设,做强中心镇,培育重点村,积极探索构建以县城、中心镇、重点村为支点的支撑体系,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上取得新突破;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和产业平台,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旅则旅,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持续推进各类产业平台整合提升,加快“土特产富”全链发展,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在乡村产业振兴上取得新突破;着力打造诗画浙江和美乡村,坚持硬件与软件、塑形与铸魂、物质与精神、风景与风尚共抓,持续提升乡村风貌,开展人文乡村建设,深化乡村治理,促进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在推动乡村宜居宜业上取得新突破;着力推进城乡规划和基础设施一体化,认真谋划好项目,推进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在夯实城乡融合发展基础上取得新突破;着力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青年入乡发展,构建有利于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体制机制,让进城农民“融”得进来、入乡青年“入”得顺畅,在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上取得新突破;着力健全城乡就业创业体系,积极稳定和扩大就业,强化低收入农户就业帮扶,推动“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在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上取得新突破;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总结“一市三县”试点经验和做法,抓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和民生实事项目,在增进全省人民民生福祉上取得新突破。

  王浩强调,要加强党的领导,县(市、区)委书记要当好“一线总指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政策制度配套供给和系统集成,汇聚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的强大合力。

  刘捷在主持时强调,要牢记嘱托,提高站位抓落实,深刻把握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的使命定位,聚焦重点,稳扎稳打抓落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和做法,以县域为重要单元,因地制宜细化落实方案,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压实责任,形成合力抓落实,完善专班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强化要素保障,齐心协力抓好工作落实。

  刘捷还就抓好岁末年初重点工作作了部署,强调要全力确保今年圆满收官和明年一季度良好开局,强化安全生产和保持社会稳定,统筹抓好民生保障,让全省人民度过欢乐平安祥和的节日。

  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开至市、县(市、区),会上对《关于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实施方案》进行解读,听取省农业农村厅下一步工作安排,舟山市、景宁县、柯城区、磐安县尖山镇、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负责人在主会场或分会场发言。(记者 余勤 陆乐)

  

  

  新闻链接——

  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共同富裕先行示范

  ——全省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推进会暨缩小“三大差距”动员部署会侧记

  

  12月30日,全省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推进会暨缩小“三大差距”动员部署会在省人民大会堂召开。每年召开“千万工程”现场会,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定下的好传统。今年的大会,提出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将城与乡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安排,把缩小“三大差距”放在融合发展全局一体部署推进。

  从凤桥镇三星村水蜜桃特色产业,到余新镇跨域连片打造“渔里问道”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大会前夕,与会代表前往嘉兴市南湖区现场考察,感受“千万工程”带来的美丽嬗变。嘉兴南湖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局长高峰说:“‘千万工程’从一开始就坚持各村的资源禀赋不同,发展阶段也不同,各地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其蕴含的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久久为功等理念、方法、机制,让我们受益匪浅。”

  生动鲜活的基层实践,凝聚着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让与会代表精神振奋的是,大会明确提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和做法,促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推动共同富裕先行示范。

  探索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的现实路径,不仅要聚焦重点突破难点,更要精准谋划对策举措。浙江将围绕富民统筹推进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

  强城,就是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大会提出因地制宜加强县城建设,做强中心镇,培育重点村,让我们有了‘用武之地’。”磐安县尖山镇党委书记朱明说,尖山镇地处金华、绍兴、台州交界地,是山区省级中心镇,他们将把尖山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实施30个投资超亿元的现代化美丽城镇项目,实施公共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等增优提质工程,发挥出县城与周边乡镇、重点村发展轴中的纽带作用。

  兴村,就是全域建设诗画浙江和美乡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当下,安吉余村打破地域界限,联动周边乡村成立大余村片区,解锁了绿水青山更多可能。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说,创新片区组团发展模式,不仅提升了乡村能级,更催生了产业变革,吸引了2500余名青年入乡发展,推动新经济、新业态、新青年“三新汇聚”,未来会继续为全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探索新路。

  融合,就是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我们正在深化‘跨山统筹富民安居’工程,推动5000名山区群众进城安居,力争县城集聚80%以上的人口和产业。”景宁畲族自治县县委书记翁志鸿表示,他们将持续抓好交通建设,攻坚提速串联11个乡镇、覆盖全县78%人口的638国道,深化“客货邮”一体化改革,运营共富专线17条,力争日均带货量增长20%以上。

  此外,会上还对《关于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实施方案》进行了解读。一个个目标任务、一项项务实举措,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激发了干劲,让与会代表更清晰了未来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会场内,舟山市委书记何中伟在笔记本上记录下诸多重点。“大会提到要注重‘小切口、大民生’,舟山岛屿众多、人口分散、资源共享性差、服务成本高,更应该加快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均衡可及,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何中伟说。

  “这场大会发出了城乡融合、富民惠民的信号,为农业科技工作提供了重大机遇、指明了主攻方向。”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劳红武说,省农科院将立足强农富民职责,紧紧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富民产业培育的科技需求,加大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科技成果供给,助推农业经济向新型质态跃升。

  “下一步,我们会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对标对表大会部署的各项任务要求,全系统联动、超常规发力,确保全量承接不漏项、落地落细见成效。”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通林表示,他们将建立健全力量集中、要素集聚、政策集成的体制机制,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快速有效落实。

  这场大会再次吹响了浙江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的冲锋号。与会代表纷纷表示,他们将牢牢扭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核心任务,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和做法,立足自身实际,突出重点,精准发力,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推进,确保做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努力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省域范例。(记者 金梁 来逸晨)